百余幅珍贵图片,呈现徐志摩的精神图景 -《徐志摩图传》
《徐志摩图传》
韩石山 著
商务印书馆 · 涵芬楼文化
★原貌呈现徐志摩的精神图景,走近、看清中国近代文学巨擘的人格与精神
★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全新成果
★《徐志摩全集》的必备搭配读本,更真实、透彻地了解徐志摩
★百余幅珍贵图片,图文并茂,极具收藏价值
1924年4月末的一天,徐志摩在写一篇文章,就露天,在石虎胡同七号松坡图书馆的院子里。暮春时节,满院是温暖的阳光,总务部主任蹇季常先生看他写得热了,吩咐仆役打水浇花,随着水龙头的喷洒,院里升腾起沁人心脾的清凉。
写的是一篇剧评文章,评的是霍路会剧团演出的话剧《林肯》。他满肚子的气,要在笔下发泄。中国新剧界人士太不像话了,尤其是那些自命新潮的大学生,平日说对新剧事业怎样怎样,如今外国的名剧团来演了,竟绝少有人来看。连梅兰芳这样的旧戏子都来了,却不见他们的踪影。一面宣称怎样热爱新剧,一面对真正的新剧艺术漠不关心,这种艺术上的麻木,不狠狠抨击怎么能行。
几本书上都说这是徐志摩任北大教授时的照片。面部的神情,较之欧美所摄,确乎成熟了许多。
《林肯》是4月24日晚演出的,徐志摩去看了。让他不能理解的是,北京的大学生来看戏的竟出奇得少。除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有两位学生在场外,北大、高师、美专、剧专诸大学的学生,连单个的代表都没有。
后来跟陈西滢谈了,陈说怕是学生嫌票价太贵。在徐志摩看来,这真是不可思议:
不错,表面看来戏价似乎贵些。但凭着良心讲,这样远道而来的剧团演这样认真的戏,要你们三两块钱的戏价,只要演的过得去,你能说太贵吗?
梅兰芳卖一圆二毛,外加看座茶钱小账,最无聊的坤角也要卖到八毛一块钱,贾波林的滑稽电影也要卖到一块多——谁都不怨价贵,每演总是满座而且各大学的学生都是最忠诚的主顾。
偏是真艺术戏剧的《林肯》,便值不得两块钱,你们就嫌贵,我真懂不得这是什么打算!
就是这几句,惹恼了北京新剧界的人士。此剧的编者为得林克华德,文章就叫作《得林克华德的〈林肯〉》,月底写完,5月上旬分四天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其说是由文学起步,莫若说是由戏剧发轫。
任北大校长时的蔡元培。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动者。
五四运动前后,真正热闹的,不是文学创作,而是新剧运动,即由“文明戏”向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过渡。参与人员之多,演出水准之高,都是此后很长一个时期难以比并的。年轻的新派人物,少有不参与戏剧活动的。
好些大学教授、大学生都对演剧着了迷上了瘾。各类戏剧组织,如清华戏剧社、北京剧艺社等纷纷破土而出。
尤其是1922年年底,蒲伯英、陈大悲等人发起成立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对北京的新剧活动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刊物不用说了,就连报纸副刊,也都竞相刊载创作剧本和翻译剧本。
在这样的情势下,新剧界人士如何能容忍得了这样苛刻的批评?平心而论,徐志摩的话也不无偏颇。
《志摩的诗》 《晨报副刊》
比如他说“学校里教莎士比亚的教师也不少,但如其你去问他莎士比亚的好处在哪里,恐怕十个里有九个瞪着眼说不出来,或是拿几句不着边际的话来搪塞”,就不全是实情。
其时中国,并非没有莎士比亚专家,至少清华学校的王文显教授,就是一个很懂得莎士比亚的人,他在外国戏剧方面的造诣也绝非徐氏可比。
徐志摩接手前的《晨报副镌》刊头
种下了友善,不一定会收获友善;种下了仇恨,只会收获更大的仇恨。徐志摩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些自以为诚挚的批评,捅了马蜂窝,招来的是丑诋与攻讦。正好这个时候,徐志摩、陈西滢的一个行为被新剧家们抓住了。
5月6日晚,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新明剧场演出易卜生的《娜拉》,徐和陈都去看了,看到半截儿,忍受不了剧场的嘈杂和混乱提前退场。
对这种现象,《晨报副刊》上接连发表几篇剧评文章,在分析演出得失的同时,都做了痛心疾首的抨击。
仁佗在《看了女高师两天演剧以后的杂谈》(5月11日刊出)一文末尾,气愤地说:
足见他们实在不配看这种有价值的戏。他们绝不懂得《娜拉》是解决女子人格问题的名剧(他们脑子里本来就没有“人格”两个字,尤其没有“女子人格”四个字)。
他们从来就不知道戏剧与人生的关系(他们脑子里本来就没有“人生”两个字)。
他们从来不会用严肃的态度看戏的。他们只配去捧什么“郎”,什么“娘”,可怜可怜!
芳信的文章《看了〈娜拉〉后的零碎感想》(5月12日刊出),对中途退场的人,简直是破口大骂了:
当第二幕中途时,为什么拿帽子的戴着帽子走了?戴围巾的披着围巾走了?到了娜拉和郝尔茂对话时,剩下的观众寥寥无几!
是演出的失败,还是观众不配看这个戏呢?……哈哈!到这时候,你们这些戴帽子走的先生们,披围巾跟着的太太小姐们都不知哪里去了!
留着这一点难得的福让我们独享!你们真好慷慨啊!呸!你们还是跟杨梅结毒去逐臭去罢!
上面两文中,仁佗说,他们只配去捧什么“郎”,什么“娘”;芳信又说,“还是跟杨梅结毒去逐臭去罢”,都是针对徐志摩的——徐在《得林克华德的〈林肯〉》一文中有“楼下有梅姚和他们的侍从”之语。梅姚指梅兰芳和梅剧团的管家姚玉芙。
攻击的文章接二连三,不胜枚举。徐志摩坐不住了。这一时期,常和徐志摩一起看戏的陈西滢也坐不住了。
那些“拿帽子的戴着帽子走了,戴围巾的披着围巾走了”的,其中肯定有陈西滢,说不定还有他们共同的朋友林徽因小姐。
留美的硕士(徐),留英的博士(陈),岂能受这么几个毛头小伙子的羞辱?他们自己也很年轻(徐二十六岁,陈二十七岁,农历纪年则是同岁),年轻跟年轻可不一样,一个是新派诗人,一个是大学教授。
梁启超给徐志摩的信。请注意信封上的那个“快”字。徐志摩回国后,在南京看过他之后,匆匆赶往北京所为者何,梁启超心里是知道的。一边是他心爱的弟子,一边是他的亲生儿子,中间夹着的是他未过门的儿媳。这封信真难写,又不得不写。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讲些人生的大道理。一接触实际,纵是文章大家,也不知该如何措辞了。
反击是凌厉的。
陈西滢的文章名为《看新戏与学时髦》,徐志摩的文章名为《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均载在5月24日的《晨报副刊》上。
并非同时写出。陈文先写出来,写的时候义愤填膺,及至写出,气也就消了大半。犯得着跟几个新剧家生这么大的气吗?
徐志摩有些犹豫,他看了,觉得“除了答辩而外,本身也很有趣味”,力主发表。徐志摩没有看到仁佗和芳信的文章,也就不会生那么大的气,“但我的友人却看到了文字,也动了一点小气,也曾愤愤地对我说要我也出来插几句嘴”。
既然西滢已写了文章,他又力主发表,也就“觉得有不得不附几句话在后面的责任”。两篇文章,都是他拿到晨报社发表的。
陈文甚长,五千多字,十六小节。徐文短得多,仅千余字。
他们都看了女高师演的《娜拉》,都中途退场,都供认不讳。但他们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凌叔华为徐志摩绘制的拜年片
陈说:“我听说女高师的学生鼓起十二分的勇气来扮演《娜拉》,喜欢得不得了。这里有了最好的材料,我们只要等着看艺术家的手段。”
徐甚至说:“我那晚去看《娜拉》,老实说也很有盼望,和西滢一样的心理。并且事先就存心做一篇评衡文字,绝对不曾预料到后来实际上必不得已不等戏完动身就走的‘悲剧’。”若料到是这样的结果,他们,还有他们的友人就不会去看了。
陈西滢的文章说,剧场里的秩序确实太差。左边的看客们高兴地评头品足,台上的两个女孩子,哪一个长得好;右边的看客们高声地谈天,说他们昨晚输了几块钱,赢了几块钱;后面的看客们,摇手嘘气招呼他们方进门的朋友。四面八方全是笑声、喘气声、谈话声、怒骂声,满院的种种混杂的声音,几乎都听见了,只是台上的声音,一个字也听不到。
再就是新明大戏院的构造不合乎声学原理,毛病很特别,台上的声浪分散了,台下四面八方的声浪却保住了。
徐志摩陪泰戈尔在清华园。泰氏右边的老人是辜鸿铭。左起第二人为徐志摩。他这个坐姿,当时曾受到他人的非议,说他太不庄重了。
为了验证这一点,过了两天,他特意到新明去听旧戏,戏台上的声音确实没有别个戏院的清楚,没有别个戏院的洪亮。所有这些分析,都是为了说明他们所以提早退场的必然,也是为了证明对手丑诋的无理与无聊。
徐志摩的态度要平静些,真是个会做文章的人。他先说:
“有时候菩萨也会生气的,不要说肉体的人。西滢是个不容易生气的人,但他在这篇文章里分明是生气了。他的生气是有出息的,要不然我们哪里看得到这篇锋利诙谐的文章?”
这口气不像在为朋友帮腔,倒像是在推荐一篇好文章。
徐志摩对母亲感情很深。他的儿子徐积锴,小时候就是母亲带大的。
也不是没有原则。他的看法是,戏的最先最后的条件是戏,一种特殊是艺式,不是东牛西马不相干的东西;我们批评戏最先最后的标准也只是当做戏,不是当作什么宣传主义的机关。这等于在说,对手们所丑诋的什么“人格”“人生”,全是瞎胡扯。
毕竟没生那么大的气,他又是个生性随和的人,或许是估计到此文发表后会招来的怨毒,末了,还做了一番善意的劝解,这也是他在生活中最乐于扮演的角色:
我最后一句话是要预先劝被西滢批评着的诸君,不要闹意气,彼此都是同志,共同维持艺术的尊严与正谊,是我们唯一的责任,此外什么事我们都不妨相让的。
在所有的争论中,大体说来,徐志摩的态度都是平和的,从来没有疾言厉色、恶语伤人。是出自他的平和的天性,也是谙熟了英国绅士的风度。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右一左,站在泰戈尔两旁,人称松梅竹三友图。
《徐志摩图传》
韩石山 著
商务印书馆 · 涵芬楼文化
(扫描二维码购买)
★原貌呈现徐志摩的精神图景,走近、看清中国近代文学巨擘的人格与精神
★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全新成果
★《徐志摩全集》的必备搭配读本,更真实、透彻地了解徐志摩
★百余幅珍贵图片,图文并茂,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