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有哪些类(抗癌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临床上习惯将抗癌药物分为细胞毒类抗癌药物和非细胞毒类抗癌药物两类。
一、细胞毒类抗癌药
细胞毒类抗癌药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疗药物,其功能主要是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消灭癌细胞。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①烷化剂和氮芥类(如: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美法仑等)、塞替派类(如:塞替派等)、亚硝尿类(如:卡莫司汀、司莫司汀等)和甲基磺酸酯类(如:白消安等)
②铂类化合物(如:顺铂、卡铂和草酸铂等)
③丝裂霉素(如:丝裂霉素等)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①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培美曲塞等)
②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如:5-FU、FT-207、卡培他滨等)
③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6-巯基嘌呤、6-TG等)
④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等)
⑤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等)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DNA模板,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合成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光辉霉素等)
(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羟基喜树碱等)
(5)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花碱、去甲长春花碱、鬼臼碱类、高三尖杉酯碱等)
(6)其他细胞毒药(如:门冬酰胺酶)
二、非细胞毒类抗癌药
常见的非细胞毒类抗癌药包括激素类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近年来,该类药物的发展有了很大突破,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常见的非细胞毒类抗癌药。
1、激素类药物
某些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等,它们的发生与激素失调有关,因此,应用某些激素或其拮抗剂可以改变激素平衡状态,从而抑制依赖性癌细胞的生长,如乳腺癌临床应用的他莫昔芬、依西美坦等。
(1)抗雌激素(如:三苯氧胺、托瑞米芬、依西美坦等)
(2)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氨苯乙哌啶酮、福美司坦、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3)孕激素(如:甲孕酮、甲地孕酮等)
(4)性激素(如: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己烯雌酚等)
(5)抗雄激素(如:氟它氨等)
(6)RH-LH激动剂/拮抗剂(如:戈舍瑞林、醋酸亮丙瑞林等)
2、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能作用于癌细胞上特有的信号通路,达到杀伤癌细胞,但很少或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效果。在癌症治疗中,应该说靶向药物治疗是精准诊断基础上的精准治疗,通过精确地找到疾病治疗靶点,并对疾病状态和治疗过程精确监测,最终实现对不同患者和疾病不同状态的精准治疗,达到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临床上用来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有很多种,常见的药物有:
(1)治疗肺小细胞肺腺癌: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以及用来治疗奥克基因重排的克唑替尼、赛瑞替尼、布加替尼、阿来替尼等药物,抗血管生成的安罗替尼和贝伐珠单抗,也可以用在晚期肺癌的治疗当中;
(2)治疗结肠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
(3)治疗乳腺癌:靶向药物主要是针对HER-2基因扩增的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而曲妥珠单抗也可以用于HER-2基因发生扩增的胃癌病人;
(4)其他药物:对于CD20阳性的弥漫性B淋巴结瘤的病人,可以采用利妥昔单抗进行靶向治疗。
3、免疫治疗药物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通过调控人体免疫T细胞对癌细胞进行精准的免疫应答实现治疗效果,如免疫检测点单抗药物PD-1/PD-L1,能够特异性地与癌细胞上的PD-L1结合来抑制其表达,从而能够使功能受抑制的T细胞恢复对癌细胞的识别功能,达到抗癌的作用。主要包括PD-1单克隆抗体、PDL-1单克隆抗体。
(1)PD-1单克隆抗体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以及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
(2)PDL-1单克隆抗体包括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
4、中药
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癌细胞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