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青白酒(青岛青白酒52度价格查询)
青岛青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才表示,青岛啤酒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青岛啤酒积极参与国家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在产品研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青岛啤酒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王志强说。
在老青岛的记忆里,有一种家乡酒会常挂在嘴边,难以忘怀。记忆中的那缕酒香,不仅是对曾经那段岁月的深深眷念,更是酒中所承载的岛城人的深厚记忆。即使它曾经消失了一些年月,但提起它,依旧是满满的话匣。它就是——栈桥白干,那些年的栈桥老白干,不仅仅在于它亲民的价格,更是老青岛心中一份珍贵的记忆情怀。
1928年,著名爱国企业家王宣忱,集资在普集路13号创办私营华北酒精厂。这是山东省第一家酒精厂,也是生产“栈桥白干”的青岛酒精厂的前身,聘白俄人柯西达为技师,生产95度“双凤牌”工业酒精及医药用酒精。同时生产的“五谷牌”饮用酒精,因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史专家鲁海老师介绍:我国北方人喜欢喝白酒,也叫白干酒或者烧酒。白酒度数大,多以高粱酿造,但高粱价格高,造酒的成本也就随之增高,普通百姓消费不起。而即墨地区盛产地瓜,地瓜可以酿酒价格又低,于是华北酒精厂就开始研制地瓜酒。地瓜造出来的酒虽然价格便宜,但会有一股地瓜味,经过王宣忱与技工的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掌握了去除这种味道的技术,而且生产出的白酒味道醇香,价格低廉,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这就是“栈桥白干”的前身。
青岛酒精厂厂徽
1938年,日商在宝来纱厂以南的空地上,创办了日华酿造株式会社,主要经营生产汽水、清酒、酒精等。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更名为沧口酒厂。1951年,青岛实业公司租赁华北酒精厂的设备和厂房,也开始生产酒精,厂名定为青岛实业酒精厂。1953年,沧口酒厂更名为青岛实业酒厂。
青岛酒精厂出品50度栈桥白酒
1957年,青岛实业酒厂试制成功62度兑制白酒。1958年3月,青岛实业酒厂和青岛实业酒精厂合并后称青岛酒精厂,迁至沧口区柳林路1号(现永平路6号,青岛第四啤酒厂)。1963年,正式命名的“栈桥白酒”被山东省评为地方名酒。
国营青岛酒精厂出品62度“栈桥白酒”
1985年。“栈桥白酒”在山东省酒精评比会上评为优质产品,总分名列全省第一。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饱饭已属不易,能喝上白酒算是一种奢侈。因为“栈桥白酒”的价格是1.15元,一般大家都叫它“115”。“栈桥白酒”62度属于高度酒系列,当时人们习惯把所有的白酒都叫做“白干”,“栈桥牌”白酒,也被习惯的称作“栈桥白干”了。因为物美价廉,“栈桥白干”受到市民的喜爱和追捧。
国营青岛酒精厂同期生产的“栈桥老酒”
1986年,生产“栈桥白干”的青岛酒精厂和青岛第三酒厂合并,组建新的“青岛酒精厂”。 酒精厂合并后,主要精力用在了酒精生产上,当时“栈桥白干”则被作为扶贫项目转至开发区一村庄企业。该企业并不具备生产白酒条件,“栈桥白干”基本处于了闲置状态。不久,该村将“栈桥白干”对外租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山东白酒整体滑落,市场萧条。几度易主的“栈桥白干”更是跌入低谷,导致产量骤降,加之管理落后,“栈桥白干”从此没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栈桥白干”的命运令人遗憾,抛去大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内部问题,让这个在较短的时间里即享誉市场的岛城名牌,不得不暂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新“栈桥白干”酿造车间
2000年,借着青岛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完成改制的青岛齐鲁春酒厂在等待了十年之后,终于斥资回购了“栈桥”品牌。“栈桥白干”得以破茧重生。2013年,“栈桥”品牌被授予“山东老字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大街小巷的人们没有不知道“栈桥白干”的。这个在很多人印象中的老品牌,其实是在1962年才完成注册的。1957年试制成功后是以“青岛白酒”命名的,“栈桥”商标,也就是说我们身边的“栈桥白干”,也只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正式开始叫开来的。
最初以“青岛白酒”商标注册。(王东生收藏)
1962年8月,“栈桥白酒”《商标注册申请书》(王东生收藏)
1965年1月,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瓶装白酒使用“栈桥”商标的批复。(王东生收藏)
根据岛城酒标收藏家王东先生收藏的酒标资料显示,生产“栈桥白酒”的国营青岛酒精厂在1957年申请注册 “青岛白酒”酒标时,被工商部门驳回。工商部门批复认为:“青岛白酒”字样不妥,因为“青岛”二字是青岛啤酒厂注册专用的商标名称。1962年8月,“青岛白酒”更改为“栈桥白酒”,这才经市工商局批送国家工商部门注册。其后,市面上才有了脍炙人口的“栈桥白酒”。
七十年代的“栈桥白酒”酒标
“栈桥白干”有瓶装和散装两种,普通百姓基本去小铺打散的喝,瓶装多是走亲访友用的。那时候为了省钱,有些人会托人搞一些葡萄糖瓶子,打散装白干,散白干7毛多钱1斤。散装酒是用坛子或大瓶子盛着,一般都在小商铺里销售。商铺里备着酒提子,根据需求的数量打酒。记得小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些个上了点年纪的老人,或站在店里、或蹲在店外,端着简单的容器,好像很享受般的饮着、品着。
那时候,青岛的大店小铺,都有售卖“栈桥白干”的,在那个生活还显困苦的年代,由于其价格较低,所以深受岛城市民喜爱。多年前发布过一篇回忆文章,很多老青岛还在争论着它的价格。
60年代栈桥白干是6角2分钱一瓶,一斤装,62度。后来70年代6角6分钱一瓶。
散白干是九毛三一斤,很多老人家花一毛钱,四舍五入一两酒九分,一块糖一分。
栈桥白干1970年卖一元一毛钱一瓶,1975年涨为一元一毛五分一瓶!
......
“栈桥白干”包装较为简单,即便年龄小或是不能喝酒的人,也都能记住绿白酒瓶上带有淡蓝色“栈桥”标志的瓶子,虽然十分普通,但给人的感觉却非常亲切。
上世纪的几十年里,‘栈桥白干’在青岛乃至山东都是响当当的名牌。在青岛人的饭桌上,也随处可以看到它熟悉的身影。小时候,记得家里来了亲戚或是重要的客人,父亲就会让我去延安路大转盘的食品店买上一瓶“栈桥白干”,那时的菜也是简单,炸上一盘花生米、拌个白菜丝,炒盘大葱鸡蛋,这就是童年的记忆。后来,那个绿白颜色的酒瓶不知何时消失了,转眼就是很多年,虽然时隔多年未见,但记忆却依然清晰,我想,那就是老青岛特有的情怀吧。
本组图文资料源自《青岛市志》、青岛新闻网、感谢岛城酒标收藏家王东先生史料收藏;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