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作用及用途(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外还有哪些用处)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的来源。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油、气的性能,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上。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几个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石油及其制品,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工业上作燃能等、医药上杀虫治病、战争上制“火球”作为火攻的武器等多种奇特功用。
一、石油用于照明
在我国古代,石油的多种功用,最先还是从用来照明开始的。
最迟约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陕北地区的人民,就知道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石油具有可燃性,又能发出强亮的光。于是就把它采集起来,用作点灯照明。《后汉书志》第二十三卷引《博物记》载云:“甘肃延寿县南部的山泉中,其水有肥(石油)…然(燃)之极明”。郦道元《水经注》卷三转引《博物记》述道:“水有肥,如肉汁……然(燃)极明,与膏无异。”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四十里,又记述了甘肃玉门县的石脂水(石油),“燃之极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0)云:“高奴县石脂,水腻,浮水上如漆………燃灯极明。”
宋元时期,陕北延长等县地区的人民,已经由过去露头采油发展到凿井采油了。“其油可燃”,用作点灯。兼治六畜病。
到了明代,四川地区随着钻井采油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石油产量的提高,价格也便宜,因之,川西南地区人民用本地产出的石油照明皆普遍:“油井在嘉定、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为诸县。居人皆用以燃灯,官长夜行,则以竹筒贮而燃之,一筒可行数里,价减常油之半,光明无异。”于清(代)时,川南自贡地区在钻盐井、气井过程中,同时也遇见了大量的石油,(清)李格《自流井记》云:海顺井“水、火、油三者并出。”磨子井钻到了大火,兼“水、油二种”。同文又云:井油凡四色:“米汤油、色白;绿豆油、色青;子油,色黄;黑油,色黑。青、黄、黑三者,气薰人如硫黄。白者气较轻,光较明。”
由上可知,我国古代人民,用石油照明,自汉至清(代)历时两千多年。
二、古代石油的工业用途
我国古代,石油在工业方面有多种用途,即石油用来作燃能煎盐、制墨、润滑等。
1、石油用作润滑剂和防腐涂料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采油、炼油生产实践中,已经认识到,按石油浓度(比重)和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清稀、黏稠、坚结三种,并得出种种不同的用途:
清者点灯。《新增格古要论》卷七云:“石脑油(石油)出陕西延安府。……此油出石岩下水中,作气息。以草拖引,煎过,土人多用以点灯。”浊者即黏稠性的石油,用作车轮轮轴的润滑剂和器具的防腐涂料。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中说:石油“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卷四十里亦说,古玉门县的石油,人们“以草盝取用,涂鸱夷酒囊及膏车”。明人方以智撰《物理小识》(卷二)还述道:石油如脂膏,“人取燃灯,或作油漆用”。坚结的石油即沥青,用于修补酒醋缸的裂缝渗漏,效果超过油灰。
2、石油提取炭黑制墨
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利用石油燃烧所产生的“石烟”,试制成功墨锭。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四中述道:“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洁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州为石液’(即石油)者也。”沈括利用石烟(即炭黑)制作墨锭,获得成功,开辟了石油利用的新用途,为我国早期的炭黑工业奠定了基础,也是世界上以石油制造炭黑的开端。他在写的《延州诗》中,形象地描绘了陕北一带“石烟多似洛阳尘”的情景。
3、石油作燃能煎盐
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天然气煮盐,早在汉晋时期就开始了,临邛火井“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而石油作燃能煎盐,至迟是在明代。据谢寿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火井,在四川犍为县东北人十里筒溪,泉皆油,燃之甚炽,取以为灯,风雨不灭。明正德时,掘以‘煮盐’,今涸。”清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中亦说:四川盐井里产井油,水、油共采,油浮水面,取油“煎盐用之,燃灯微有硫黄色,令人不附”。
石油和天然气新能源的应用,这是盐业的一个大的进步,并为清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油气开了先河。
三、石油在医药上的用途
在古代,我国人民认识和发现石油的医药功用,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
据唐初史学家李延寿著的《北史》卷九七“西域”条记载,我国西北新疆车库地区,有大量的石油出露地面,人们不仅采集起来点灯,而且还研制了它的医疗用途,石油“状如,甚臭,服之发齿已落者,能令更生,疗人服之皆愈”。同时,石油还能杀虫“治六畜疥癬”。《元一统志》卷四云:陕北宜君一带井中的石油“汲水澄而取之,气虽臭而味可疗驼、马、羊、牛疥癬”。
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他撰成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药学巨著,书中记载了有关矿物性药物多达276种,石油药物是其中的一种。他对石油的性能和治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和试制,并对石油进行了药理分析,提出了新的药用见解,其卷九云:
“石油气味与雄硫同,故杀虫治疮。其性走窜,诸器皆渗;唯瓷器、琉璃不漏。故钱乙治小儿惊热、膈实、呕吐、痰涎,银液丸中用。和水银、轻粉、龙脑、蝎尾、白附子诸药为丸,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有透经络,走关窍也。”
同书《本草纲目》卷九又说:“主治小儿惊风、化涎,可和请药做丸散,涂疮癬虫癩,治铁箭人肉,药中用之。”
据上史记,石油的功用,主要有三:其一,治疗驼、马、牛、羊等六畜疥;其二,石油与诸药作丸,治疗小儿凉热、惊风、膈实、化痰、呕吐等疾,同时还医治铁箭人肉,“透经络”等;其三,石油与其他药物的混合,可配制成新的药物。
四、石油在古代战争中制作进攻火器
在古代,我国人民在石油开采和利用实践中,就认识了石油特有的易燃、“燃之极明”“水不能灭”“性质暴烈”、火速迅猛等性能。因之,在古代战争中,石油是制作进攻火器的优质原料。
《诸葛武侯秘史》上卷中,就记载了三国时期,已用石油沥青配制“引火毬”和“蒺藜火毬”等火器,以攻敌人城堡。沥青为制作“火毬”重要原料之一,它在“火毬”中起着“延发剂”的作用,以控制燃烧速度,延缓燃烧时间。
到了宋代,“火毬”制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各种“火毬”,爆炸性增强,破坏威力更大,同时在战争中有了较广的应用。据北宋曾公亮(999-1078)在《武经总要》前集卷中记载的“烟毬”“毒药烟毬”等毒性火球,其配方中,均用了石油沥青。如“毒药烟毬”的配方主要成分有:
“毬重五斤分,用石留(硫)黄十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草乌头五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二分,捣合为毬。贯之以麻绳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为弦。”
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军器监,这个军器监设置相当完备,而且规模甚大,“其役兵有万、全军匠三千七百人。东西作坊工匠五千人。”监之下,又分设十一个作坊(相当于今天的车间),即“其作凡十一目。所谓火药、青窑、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
由此可见,“猛火油作”是当时宋都(开封)的中央军器监十一个作坊之一,即独立的一个炼油车间。用原油炼制石油产品——“猛火油”。
使用时,可将猛火油用“筒柜”“猛火油柜”(即喷火油的机械装置)喷出,火油攻敌,威力很大。《武经总要》前集卷云:“于踏空板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火;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宋人康与之著《昨梦录》又说:宋朝时,为了保卫西北边防,将大量“猛火油”运到边陲,作为守防武器,并懂得修池储存油了,“西北边城防城库,皆掘地作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足见“猛火油”在宋代军事上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喷发机械技术,亦相当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