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艘国产航母服役,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A马
近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正式服役。这艘综合造价超过35亿美元,并花费了17年时间建造的航母,虽然还没有最后完工,但总算已经交付海军开始服役了。
首艘国产航母的服役对于印度来说,是彰显国家实力,鼓舞国民士气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印度也因此为其举办了隆重的仪式,总理莫迪亲自参加。莫迪在仪式上讲话表示,“维克兰特”号让印度人充满了信心,这也是印度人民辛勤工作,独创性和本土力量的象征。
莫迪在维克兰特号上
“维克兰特”号的性能
“维克兰特”号是一艘中型航母,舰长262米,宽62米,满载排水量4.3万吨。安装有4台美国LM2500燃气发动机,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8节。该航母采用上翘14°的滑跃甲板设计,在舰岛前后分别装有两部升降机,设两条起飞跑道和一条降落跑道。甲板上有14个战斗机停机位和6个直升机起降点,能够搭载30多架战机,包括米格-29K、光辉、MH-60R直升机、卡-28及卡-31预警直升机等型号飞机。
“维克兰特”号的雷达电子系统较为先进,将配备以色列EL/M-2248有源相控阵。该雷达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00千米。该舰还安装有三坐标雷达和本国塔塔电力集团研制的战斗管理系统。
该舰的防空系统将由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组成。防空导弹可能使用以色列巴拉克-8型系统,该系统安装有八个发射单元,攻击范围为500米到10千米。近防炮将使用俄罗斯的AK-630多管近防炮。
从现场照片看,该航母尚未安装主相控阵雷达,另外搭载的舰载机仍在选型中。服役后将暂时共同使用另一艘“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搭载的俄制米格-29K战机,因此该航母距离2023年形成完整战斗力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
作为一艘中型航母,该航母的吨位并不是很大,采用滑跃起飞方式,再加上还没有装备舰载机,目前战斗力较弱。但是放眼全世界,拥有航母的国家屈指可数,目前拥有4万吨级航母的国家除了法国就是印度了,虽然该舰与法国“戴高乐”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依旧拥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戴高乐号
坎坷的建造过程
“维克兰特”号航母军方代号为“71号工程”,在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的帮助下,由印度花费3年时间完成设计。
2005年4月11日,随着第1块钢板进行切割,标志着该航母开始建造。2009年2月28日,该航母铺设龙骨。从2011年12月29日该舰首次出坞下水开始,受制于高强度钢板、关键设备的供应问题以及缺乏建造大型航母的经验等原因,该航母的建造一拖再拖,先后经历了五次下水才完成,成功获得了世界上下水次数最多的航母的“美誉”。一直到2021年8月8日该舰才首次出海试航。
这十七年的建造过程,中国航母已经初步完成了从零到三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断加快该航母的建造试验过程,在主要设备尚未安装完毕的情况下,匆匆服役。
舰载机的选型
航母最关键的就是舰载机。印度还没有确定“维克兰特”号航母的舰载机配置。目前印度装备有从俄罗斯进口的45架米格-29K舰载机。米格-29K采用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安装的甲虫-ME雷达具备空-空和空-地(海)模式,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四个,能够携带多种空空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反舰导弹,但该机故障率高,性能一般,已出现多起坠机事故。
印方官方公布在2015年时,米格-29K的出勤率仅保持在37.63%左右,目前虽已提高到了70%左右,但印度对该型战机不甚满意,因此印度在选择新舰载机时不再考虑米格-29K。
米格-29K
目前,印度海军的选择主要有三个:
一个是法国的“阵风”M。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阵风战机,对该型战机较为熟悉,而且该机的综合性能不错,缺点就是该机价格偏高,机翼无法折叠,无法有效配合现有升降机使用。
另一个就是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该机综合性能不错,也可为印度进行改装,价格相对于“阵风”M较低,但另起一套炉灶可能带来的作战指挥、后勤维护、人员培训以及美方可能提出的政治附加条件都影响到了印度对该机的选择。
最后一个就是印度国产的“光辉”战机。2020年1月,印度就完成了光辉战机NR-2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的降落,使得印度初步掌握了舰载战斗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该机为了适应在航母上起降增加了空重,但依旧只拥有3.5吨的载弹量和500千米作战半径,无法满足作战需求,更像是一款技术验证机,为印度以后研制中型舰载机储备技术。
光辉战斗机
今年印度完成了对法国“阵风”M和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两种舰载机的测试,但由于各方原因,尚未确定最后的选型。
服役的意义
首先,“维克兰特”号的服役意味着印度海军在1987年、2013年拥有双航母后,再次成为了世界上极少几个拥有双航母以上海军的国家。印度海军喜提国产航母也将极大的提升其作战实力,也标志着印度海军的硬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是其海军走向蓝水,巩固南亚第一海军地位的重要措施。
其次,印度通过自行建造国产航母极大提升了印度形象,增强民族自信。能够建造中型航母也意味着印度工业水平的提升,对印度一直想拥有的大国身份和地位多有裨益。手握两个航母编队也客观上映衬了印度的国家实力,增强其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
最后,海军实力的提升也将助推印度大国战略的实施。印度一直要将印度洋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拥有两艘航母后,必将增强印度对周边海域的控制能力。印度将“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部署在印度西部海域,很有可能将新航母部署在东部海域,强化印度推进“东进战略”,扩大印度在东南亚和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建造航母的背后
“维克兰特”号航母是印度设计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军舰。凭借设计建造“维克兰特”号航母,印度已经具备了自主建造航母能力,也全面提升了印度科技和制造水平。这只是印度加快走向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步骤,自行建造航母的背后是印度的大国梦想。
维克兰特号的甲板
很多人都在嘲笑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过程,但是要知道航母建造是军用船舶建造的皇冠,其建造难度非常大。从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建造的新航母不断出现故障趴窝就可以看出建造的难度之大。通过建造航母也使得印度国防工业体系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印度方面宣称虽然“维克兰特”号的主要系统部件由国外制造,但绝大多数零部件是本土采购的,自行配套比例达到了76%。
在建造过程中,印度也突破了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加工。例如印度在外购特种钢材受阻后,自行建造了5米巨型轧机,炼制出了类似美国HY80和HY-100系列的高屈服度特种钢材,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航母用高屈服度特种钢材的国家。
国产航母的服役是印度努力推动“自力更生”政策的成果。印度海军最近提出的庞大的未来发展计划就包括9个项目进行。其中既有排水量45000吨的综合补给舰还有10艘排水量13000吨的大型驱逐舰,另外还在论证建造新航母的可能性。
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充分体现了印度的大国雄心。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庞大国土面积的国家,莫迪政府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帮助下,提出“自力更生”政策,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印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步伐,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其GDP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五位的时候,印度人高声喊出了超德赶日,甚至赶超中国的口号。
在国际局势发生剧变,尤其是美国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和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印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也因此迎来工业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印度将利用宽松的国际环境、廉价的劳动力、语言优势、广袤土地等优势取得快速发展。
因此,国产航母服役只是印度快速崛起的一个符号,随着其快速开启工业化发展进程,印度崛起将不再是一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