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鸠摩智:一生想要的都得不到
鸠摩智一出场就是吐蕃国师,人称“大轮明王”。鸠摩智一生都在追求高深的武功,但却正如“小无相功”,空有其形,却无其实。
鸠摩智醉心于武功绝学,挑战大理、少林,从而在江湖中小有名气。
最后因强行练功走火入魔被段誉吸走而武功尽失,但因祸得福,由此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鸠摩智武功极其强劲,能成为绝顶高手,首先我认为武功广博,绝非常人能及。
能够佛道兼修,其次痴迷于武学,狂热追求至高武功。他能够过目不忘,触目成诵。
对佛法博学精深,本身聪明之极,领悟力奇高。具有旷古绝世的记忆力,过目不忘。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至于会沦落为走火入魔的地步。
但恰恰是鸠摩智学武的功利心太强,贪心太重。根本无法领悟到所学武功所蕴含的意境,无法领悟其中真谛。只懂佛法,却不懂佛理。只会头头是道,向别人讲道理,但根本无法领会真正的佛经。
鸠摩智的小无相功是谁教的?
鸠摩智的小无相功是在琅嬛玉洞中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小本。所以在面对虚竹的时候,小无相功才会落于下风。
鸠摩智真的练成了七十二绝技了吗?
其实鸠摩智根本就没有练成七十二绝技,他只是记得不完整的七十二绝技的招式。
鸠摩智只是依靠小无相功这门道家内功,去催发少林七十二绝技。
小无相功只是模仿绝学,就像无相劫指一样,乃是以炽热的纯阳真气发出。小无相功只是将内力发出,而鸠摩智只需要模仿无相劫指的招式,因为小无相功的威力,别人很容易就误以为这就是修炼出来的无相劫指。空有其形,却无其实。
鸠摩智的记忆力无比强大,任何武学秘籍,只要看一遍,就能记住。但武学并不只是记住就行。武学更多的是需要符合意境,日积月累地去修炼学习。
鸠摩智试图将小无相功强行融合少林七十二绝技,导致体内戾气反噬,容易走火入魔。
将道家内功强行与佛家武学融合,岂不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鸠摩智也曾练过易筋经,但此时的鸠摩智心浮气躁,无法达到心境空明,四大皆空的境界,强练易筋经,只会导致练出内伤。
鸠摩智的火焰刀真的能够与六脉神剑相提并论,又为什么要贪图六脉神剑?
火焰刀是密宗绝学,鸠摩智的独门武功,火焰刀能将内力凝聚掌缘,运内力送出,以虚无缥缈的虚劲伤人,乃是与六脉神剑相似的罕世神功。
在天龙寺内,鸠摩智已经可以将火焰刀一分为数,从多个方向攻击。鸠摩智为什么费尽心机要夺取大理的六脉神剑剑谱,首先是因为与慕容博有所约定,想要得到剩下的七十二绝技的秘本。鸠摩智一直想要身兼七十二绝技,好像达摩祖师一样。二来自身修习的火焰刀一直未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也想借着六脉神剑这门内力外放的武功参考借鉴。若是能够学会六脉神剑,也是一件好事。
火焰刀是一门内力外放的武学,但鸠摩智修炼的应该并不完整,很有可能只是一小本火焰刀的秘籍。再加上与六脉神剑一样,如果内力不是极其深厚,这些武学不但是鸡肋,更是危险的武学。
鸠摩智是高高在上的大轮明王,但扫地僧不过是少林寺的一个无名僧人。两者本身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并具有大智慧。具有高深的武功却深藏不露。
扫地僧懂得用对应的佛学搭配少林七十二绝技,精通佛道,与逍遥派应有渊源。
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种武学都需要相应的佛法去化解。武学招数各自不同,根本难以真正去兼通。或许只有先练易筋经,才能将七十二绝技融会贯通。而易筋经对修炼者的心境要求极其高,看不懂梵文,只看其中的图,只能学而不全。心浮气躁,往往在学习之时,事倍功半。
鸠摩智只有在枯井之下,才方知自己是井底之蛙。一生所追求的高深武功不过是执念太深。放下了执念,参悟佛理,方成一代高僧。
正如红尘浮生,若是心浮气躁,不妨将心态放空,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