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六和敬”是与人相处的“法宝”
如今距离佛陀入灭已两千多年,社会高度发展,生活越来越富足,此时的环境已经与佛陀住世之时大不相同。经文中称这个时代为末法时代,是佛法即将灭尽的时代,那么佛家的教理,是否已经过时了呢?
小编莲荷并不这样认为,尽管时代的发展让物质生活丰富,但是其它问题也随之出现,譬如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人,处理更多的事。佛门当中的“六和敬”,就是与人相处的法宝。
如果有缘读过包括《金刚经》在内的经典,可能会看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类的章句。佛陀住世时,社会生产力还很低下,人口也不及现在,而当时佛陀的弟子已经有成千上万人,而且他们来自不同的种姓,这些弟子和睦相处,正是依循了“六和敬”的道理。
那么,六和敬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有如此的威力,能够让比丘之间相处融洽,共同修行呢?这要从最初佛陀成道时说起。起初,佛陀在鹿野苑度化僑陈如等五人,成为最初的僧团。“僧”,梵文为僧伽,它是一个集体概念,单个比丘不能称僧,只有四位以上的比丘,才能称作僧,所以唐代的玄奘法师把僧伽翻译成“和合众”。僧团一旦形成,必须具备“六和敬”。
首先是“戒和同修”,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僧团中比丘共同受持二百五十条戒律,这些戒律就是僧团的规矩。而戒律又有开、遮、受、犯之说,开与遮,就是可以开戒和必须受持。也就是说,戒律的存在,并非让僧人死守戒条,而是当做的事必须要做,不当做的事,决不能做。
受持共同的戒律修行,受相同的约束,僧人才能步调一致地修持身口意行。同样的道理,我们世间人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也应该遵守共同的准则,不以自身的好恶来评判别人,而是共同遵守制度化的规章,众人自然会相安无事。
第二是“见和同解”,比丘的知见,一定是建立在佛陀的说教之上。见解不一致的人,很难共同修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譬如佛陀成道后,提婆达多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妄图分化僧团,尽管他的阴谋没有得逞,但他在僧团中的位置,已然不复存在。
世间人不管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企业工作,与家人和同事相处,就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众人心往一处使,家庭才能和睦,企业才能发展,所以见和同解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其次是“身和同住”,僧团当中,不能有特立独行的比丘出现,行住坐卧,要与大众一起,要与大众一致,假如非要表现出特殊,那就是“不和”。僧团讲身和同住,还有额外一层含义,就是僧众的起居,要在一块。传统文化讲“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平日里与大家一同念经礼佛,可休息时回到自己房间,威仪也不顾,戒律全部忘光,功夫等于白做。所以大家起居在一起,还能互相提点,时刻不忘修行。
这对我们有何启发呢?现在社会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安守自己的岗位,社会才能稳定。家庭和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成员们只有各守本分,才能和谐相处。
第四是“利和同均”,佛世之时,僧人不蓄私财,僧团利养平均分配,不搞特权,不能区别对待。佛教历史上曾发生数次分裂,也与“利”字有间接的关系。譬如上座部与大众部之间,因为僧人能否积蓄食盐等问题,观点不一致,最终导致分裂。
佛说众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能将僧人分成三六九等,从和尚方丈到初学沙弥,利养都是一样的,这才是“利和同均”。反应到世间生活当中,世人的劳苦奔波,无不为了名利二字,想要“和”,就该有慈悲心,通过布施等方式,与人共享收获。
第五是“口和无诤”,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有几位在自己犯错时,可以直言相劝的诤友。不过佛门中有句话,有嗔曰诤,无嗔曰辩,辨正事理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如果因此而起嗔恚心,甚至吵架、动手,就不是学佛人所为了。
最后一条名为“意和同悦”,修行,就是修持自己的身口意。众生造作身、口业,无不是从意念开始,众人因无始劫以来的善缘相聚,彼此之间应该和颜悦色,坦诚相待。如果能够彼此赞叹,相互恭敬,见到别人有成就便随喜,就做到了意和同悦。
僧众具备“六和敬”才可称僧伽,世人具备了“六和敬”才能融洽相处。小编觉得,“六和敬”是成员关系的粘合剂,也是润滑剂,做到六和敬,众人的心在一起,力气往一块使,学佛也好,事业也好,就很容易圆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