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初三杨,作为百年冠族之首为何会走向覆灭?

晋初三杨,作为百年冠族之首为何会走向覆灭?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晋初“三杨”家族走向覆灭的故事。

三杨和他的家族

西晋三杨指的是杨骏和他的两个弟弟。杨珧和杨济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晋朝的开国功臣,辅佐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可谓是劳苦功高。

其中,杨骏的身份最高,他是皇帝的岳父。这也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旺盛的人。这个人在皇帝病重的时候,联合自己的女儿,也就是皇后一起,伪造了一份诏书,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给了自己非常高的爵位。

杨骏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不地道,所以他回去的时候,就给这些实权大臣都加官晋爵,意思也很明白,你看我都已经给了你好处了,就不要和我过不去啦。然而底下的大臣还是不买他的账。

很多人就跟他说,你作为开国功臣,应该好好辅佐新主继位,不要自己想着掌权。这是不妥当的。太过贪婪容易给自己的家族惹祸。但是杨骏觉得,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加上,一个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又哪里是轻易就能够罢手的。

所以,杨骏拒绝了这些人的建议,开始大肆提拔官员,杨家一时权倾朝野。让所有人为之侧目,但是,这也成了杨家覆灭前最后的辉煌。

杨骏的两个弟弟,和杨骏并不是一路人,他们一个善文,另一个善武。这两个人对权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渴望,甚至于,杨骏的二弟还特意劝说杨骏不要这么做。他们的两个弟弟在后来都想要辞官退隐,以躲避祸事。

但是,家族里面只能有一个主事人,杨骏是杨家的主事人,他不听两个弟弟的,两个弟弟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这样,杨家的权势越来越重了。但是,我们经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皇帝换了,那很多事情也就不一样了。因为新任皇帝不一定喜欢你。

但是具体到杨家这里,是新任皇后不喜欢对方,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那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琏晋惠帝都有一点害怕她。贾南风因为嫉妒,所以早年的时候曾经一度闹到了被废的边缘。

当上,杨骏的女儿经常劝说贾南风让她看开一点,帝王三妻四妾本是常事,不应当因为这件事丢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荣光。

同时他也劝说晋武帝,说他儿子和贾南风是结发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果贾南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也请你多多担待,就不要逼迫自己的儿子休妻了。

照理说,这样一个温和大度的女人,应该得到贾南风的感激。然而,贾南风却觉得,自己差点被废,都是这位以前的皇后,现在的太后惹的祸,所以,她对杨芷恨之入骨,一上位就把杨芷地种种优待都给取消了。堂堂太后活得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看到自己女儿受委屈,杨骏当然不乐意了,她立刻开始和贾南风针锋相对。这两个人已经不能两存了。最后,贾南风联合两个王爷,成功把杨氏连根拔起,杨氏一门自此不复存在。

家族与门阀

老实说,杨氏一门的覆灭,主要责任在于杨骏,这个家伙对于权力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望。所以他天天就想着揽权,至于他的两个弟弟和女儿,倒真的是无辜得很,他们的品质其实都还不错。

但是,古代的家族制度就是有这一点不好,一个人犯错,其他人都要连坐,所以最后杨家被连根拔起,而杨骏的二弟其实手里还有晋武帝亲自赐予的免死金牌。

但是免死金牌这东西,向来是皇帝说有用,那就有用,皇帝说没用,那就没用。更何况这个皇帝自己可能都做不了主。所以说,尽管有很多大臣替杨家求情,说你把杨骏杀了差不多了,其他人就算了。尤其是杨骏的女儿,还是太后呢,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太不地道了。

但是贾南风是什么人呀,她这个人信奉“长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无论是对自己的政敌还是对晋惠帝的女人,都是一样的原则。于是,朝臣的求情最后没有成功。

晋朝的门阀制度

晋朝的门阀制度,是一种很糟糕的制度,他让所有资源都在贵族手上。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只能根据门第的好坏来决定成就的大小。但是,杨氏,这个西晋时期最大的门阀之一,却丝毫没有享受到门阀制度下的荣光,家族话事人的短视让他们一朝覆灭。

但是,这件事的发生,并没能阻止门阀制度的兴盛,晋朝的政治,依然是被大家族把控。最为有名的两个大家族,就是王家和谢家了“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众人都在憧憬这两个家族曾经的辉煌。

但是,晋朝大家族的辉煌背后却是整个王朝的衰落。晋朝是皇帝皇帝不行,大臣大臣不行,贵族贵族不行,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内乱,外面乱,里面也乱。

大臣斗,皇族也斗。女人之间倒是不斗,那是因为没得斗。贾南风几乎尾巴把持住了宫廷,甚至控制住了自己的丈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大概就是生活在晋朝的老百姓最真实的感受。晋朝的权势斗争,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无数人成功,也有无数人失败。所以要在晋朝的政治斗争当中保持全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没有站好队的人都会和杨氏是一样的下场。

再进去好下场悲惨的人不仅仅是杨氏家族,还有所有政治上失败的贵族,以及几乎所有的平民,这些人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填了门阀制度的大坑以至于后世的统治者,无论如何都不再实行门阀制度了。

虽然说贵族对于平民依然是有绝对的统治权,并且随时可以看到压迫。但是,门阀制度却没有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门阀制度不利于选拔人才。

而且,虽然我们在看宫斗剧的时候,都经常会骂皇帝是个大渣男。但是,不得不说,在古代的政治条件下,生很多的子女是有好处的。

对于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可以在很多的子女当中选择最优秀的作为继承人。这样的话,有利于王朝的延续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贾南风的行为,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却不利于王朝延续。

西晋的迅速覆灭以及后来五胡乱华的惨剧对于全军覆没的杨氏家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安慰。看吧这些曾经对我们举起屠刀的人,他们地下场也很惨。所以,我们也不是唯一一个。

渐渐地,门阀制度离我们远去,科举制度来了。投胎终于不是唯一一个评定我们过得好不好的标准了。贫寒之家的子弟也有了上升的空间。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借助考试来改变我们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梦想。众人也终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相关推荐

​清朝衙役地位低、收入少,他们是如何敛财的?

85

清朝衙役地位低、收入少,他们是如何敛财的? 衙门,旧时称官署为衙门 ,即政权机构的办事场所,其实是从“牙门”二字谐音所来,到了魏晋时期才改为“衙门”,此后一直沿用到...

​杜如晦功劳那么大,为什么李世民却容不下他?

84

杜如晦功劳那么大,为什么李世民却容不下他? 众所周知李世民心胸宽广,文武兼备,并不滥杀功臣,那么杜如晦功劳那么大,为什么李世民却容不下他?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

​李信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哪些功劳?

134

李信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哪些功劳? 嬴政掌权后,开始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灭六国兼并天下。经过努力,嬴政最终于公元前221年完成史无前例的功业,而他因为自己功业伟大,于...

​韩信到底是如何做到十面埋伏的呢?

56

韩信到底是如何做到十面埋伏的呢? 公元前202年冬,北风呼呼地吹,像是悲歌,也像是挽歌。 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楚汉之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 在决战...

​古代大臣死后谥号能不能用文字?

​古代大臣死后谥号能不能用文字?

131

古代大臣死后谥号能不能用文字? 古代大臣死后谥号能不能用“文”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代文武大臣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一生的功业事迹给予一种称号,...

​古代真的有侠客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侠客群体

140

古代真的有侠客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侠客群体 武侠小说大家都看过,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过侠客吗?古代真正的侠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侠客群...

​孙权和关羽都解决不了乐进 此人实力到底有多强

​孙权和关羽都解决不了乐进 此人实力到底有多强

86

孙权和关羽都解决不了乐进 此人实力到底有多强 对曹魏乐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打不过,关羽战不过,曹魏名将乐进实力有多强? 关羽一...

​在三国时期,真正决定东吴战略的都有哪些人?

65

在三国时期,真正决定东吴战略的都有哪些人?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孙权是曹孙刘中活得最...

​前秦灭亡后,统一北方的为什么不是后燕?

​前秦灭亡后,统一北方的为什么不是后燕?

101

前秦灭亡后,统一北方的为什么不是后燕?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前秦灭亡后,最终统一北方的为何是北魏,而不是实力更强的后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西晋...

​淝水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的经过如何?

116

淝水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的经过如何? 373年秦取梁、益二州,以杨安镇成都,毛当镇汉中,姚苌镇垫江,王统镇仇池,东晋军退据巴东。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

​年贵妃并非满人,为什么雍正还会真心爱她?

199

年贵妃并非满人,为什么雍正还会真心爱她? 众所周知年羹尧妹妹嫁给了雍正,并且可以说是雍正的真爱,在嫁给雍正的14年中,年妃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包揽了雍正这14年中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