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著名盗墓门派你了解多少?它们都有着怎样的盗墓手段?
很多人都喜欢看盗墓小说,那些小说里充满了历史、文化、文物、玄幻以及灵异的内容,情节同样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对大家的吸引不可谓不大,盗墓小说也因此风靡全国,那么你了解小说里的盗墓门派吗?
与武侠小说里管理严密的门派不同,盗墓门派和弟子之间并没有依附关系,多是由于盗墓的理论和手法上的不同而被人归于不同的门派。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下四大盗墓门派。
首先是摸金派和发丘,这两大派都始创于曹操,而在盗墓这个行当里曹操也绝对称的称得上是鼻祖,当年他起兵之初为了充实军需特意设立了发丘中侍郎,负责挖坟掘墓,搜罗财物。当然也有人质疑曹操盗墓,认为曹操盗墓是子虚乌有,之所以背上盗墓骂名是因为讨伐徐州陶谦时纵容军队烧杀抢掠,盗人坟墓,而且还毁了陶谦的祖坟。有人就给曹操编排了盗墓一事。然而,不管曹操盗墓是真是假,摸金和发丘后来的确都演化成了盗墓的门派。
先说摸金派他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单打独斗,如果不是遇到极难挖掘的墓葬他们很少会组成盗墓团队。摸金派擅长星象和风水通过观察定位墓葬位置。他们只盗王侯权贵的大墓,从不对百姓之冢下手。而且做事讲究,只拿走墓中的少数陪葬品。一是给自己留后路,二是给后来的同行留口饭。
摸金派在盗墓时会点一盏明灯,如果盗墓过程中灯熄灭了,他们便会立刻终止盗墓迅速离开,这一幕在小说里也经常出现,名为尊重死者,其实他们在墓中点燃明灯是为了实时监测墓中的氧气含量,同时也为了方便夜间作业。即使灯不灭他们也会在鸡鸣时分撤离墓中,这是摸金派祖师爷定的规矩。
与摸金派不同,发丘派喜欢多人合作共同盗墓,门人自称发丘天官。和摸金派一样,发丘派也是只对大墓感兴趣,同样在盗墓手段上和摸金派也没什么区别,是利用星象和堪舆来确定墓葬的位置,但是技术上要比摸金派差一点。
发丘派门人通常当以铺掌柜或古董商人的一面世人,他们做事稳妥,注重合作,三五成群,利用团队的力量以及周密的计划行动,不出手则以,一旦出手必然是大手笔。但是由于是团队合作有时会有分赃不均的麻烦,因此发丘派所流传的规矩主要都是针对分赃和保密所制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发丘派是盗墓四大派中唯一不忌讳官府的,甚至还会和官府合作,这也是被其他门派所不耻的。到了清朝时由于与官府合作的发丘派受到外族的迫害,最后流亡海外混迹于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
再有就是搬山派,搬山派起源较早,在秦汉时期就初步形成,但是真正发展壮大是在清朝中叶。门人自称搬山道人,是古老的西域部落产生的一种职业盗墓门派,而且相比其他门派,搬山派就很神秘了,他们都是修炼多年,擅长生克制化之术,他们行踪隐秘,常年以来很少与人沟通。
同样他们对风水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而且搬山道士精通传统武术和一些机关阵法,相比其他门派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会增加许多自保的能力。
最后就是卸岭派。卸岭派创始人据说是一个土匪头子,得仙人传授“令人力大之法”,因此这土匪头子力撼山岳无人能敌,后来他干起盗墓的勾当。
所以卸岭派门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卸岭力士,经常是在绿林好汉与盗墓贼之间游走自如,谁也弄不清到底是打家劫舍是他们的主业还是盗墓是他们的主业。有墓的时候盗墓,没有墓葬可盗的时候首领一声令下大家就干起拦路抢劫的营生。
卸岭派最大的特点是鼻子特别灵敏,他们将铁钎插入地下,凭借带出的土壤气息,就可以对地底坟墓中的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所以他们为了保持自己鼻子的灵敏度,忌烟酒辛辣之物。他们还善于学习,北宋时就融汇贯通了摸金派以及搬山派的技术并创造了自家的招牌风格。
卸岭力士始于汉代乱世,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终于销声匿迹,就此绝了。
其实盗墓四大门派的说法都来源于小说,不管是哪个盗墓门派,都是存在戏说和杜撰的嫌疑的,因为太过于带有江湖意味,也不能说是全信,也不能说是都不信,毕竟也没有人证实,源于古代的这一系列门派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神秘的。
而盗墓这种行为虽然有时可以让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御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使这种行为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和艺术史意义。促成了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
但是盗墓的行为终究是不光彩的,许多盗墓者文化品味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为举止习惯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 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