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那个揭露“龙胆泻肝丸”致尿毒症的记者朱玉,现状如何?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转发,继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文|波义耳的笔记
编辑|波义耳的笔记
你是否还记得2003年那场轰动一时的“龙胆泻肝丸”事件?
2003年2月24日,新华社登出了一篇名为《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新华社的记者朱玉。
文章中指出神药龙胆泻肝丸中含有马兜铃酸,这马兜铃酸在过量服用后会导致肾衰竭或者死亡。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沉重的打击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
记者朱玉也因此获得当年的十大新闻奖,而20年后的今天,龙胆泻肝丸依旧在销售,那朱玉如今的处境如何呢?
01.
朱玉是北大新闻系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起初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写稿员。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朱玉才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记者。
2002年的一次采访,让朱玉首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那天是腊月29日,朱玉作为记者参加了一场医学会议。
在会上,主持人介绍时称自己是一位“重病患者”。
朱玉敏锐地发现这位主持人面色暗淡,衣着也比其他人显得更加厚重。出于职业习惯,她主动询问他的病情。
那人直言自己患上了尿毒症。
朱玉很诧异,按这位主持人的年龄,极少见到如此年轻就患尿毒症。
“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朱玉忍不住追问,
主持人面色凝重地回答:“因为吃了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是一个号称能治疗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的中药,被尊崇为中药历史上的瑰宝。
所以朱玉很是奇怪,吃这个怎么会得尿毒症呢?
原来那位主持人曾经上火,在朋友推荐下,他开始服用龙胆泻肝丸。
在一开始,确实药到病除,上火症状立竿见影。但因为上火的症状经常反复发作,所以他也只能不断地服药。
直到有一天,在体检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他患上了尿毒症!
主持人说,自己的生活一向很规律,每天都坚持运动,很多年了没有改变。只有最近半年在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所以他怀疑,肯定是这个药的问题。
听到这番解释,朱玉也感到十分震惊。
她意识到,如果这个案例属实,那么受这药害的患者恐怕不止一人。于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她,决定深入调查药物的真相。
02.
春节后,她收到了那位主持人提供的材料,还有三位患者,同样在服用该药后患上了尿毒症!朱玉直觉,事情的真相就隐藏在这些案例中。
于是她开始了科学求证,将资料拿给了肾病专科医生咨询。
这些医生指出,服药后患病的肾脏与普通尿毒症不同,属于“寡细胞型肾间质损伤”,简言之,肾脏细胞几乎全无。
医学界特意将这类病人命名为“马兜铃酸型肾病”。
而这件事的核心就隐藏在一个词: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是一种硝基类有机酸,在2017年被世卫列为一类致癌物。
调查发现,龙胆泻肝丸的成分中,含有马兜铃科的关木通。这种植物所含有的大量马兜铃酸,就是导致肾脏损伤的罪魁祸首。
朱玉终于确认,这种古老的名药,竟对肾脏有如此巨大的副作用。于是朱玉决心发出声音,揭开“龙胆泻肝丸”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就这样,一篇名为《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的文章,在朱玉的笔下诞生了。文章中,朱玉毫不畏惧权贵,直指这种神药与大量尿毒症的关联。
这份八千字的调查报道一经发表,立即在业内和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
03.
朱玉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调查部门对此展开调查,还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2003年之前,患上这种病的患者就有10万人!而这10万人,几乎全都服用过龙胆泻肝丸这种药!
10万,这个数字令人难以想象。这意味着近10万个家庭将承受梦魇般的痛苦。
2003年4月,药监部门紧急发文,责令药企立即停用含毒成分关木通,用木通取而代之。
原来,药方是没错的,有错的是制药厂。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将其中的“木通”换成了更便宜的“关木通”,这才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惨案。
虽然后续配方改正,但已有数十万患者受累。他们的肾脏从此无法康复,必须终身依靠冰冷的洗肾机才能苟延残喘。这无尽的痛苦该由谁来偿还?
于是,2004年2月,供应该药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被多次投诉、举报。这种药的销量一度受到了影响。
同时,朱玉也因这篇报道一战成名,这年朱玉凭借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当年的十大新闻奖。
之后朱玉似乎就消失了身影,有人说她因为曝光这件事遭到了打击报复,所以不敢露面。
然而2008年的一篇文章,让朱玉这个名字再次浮出水面。
04.
一篇血中带泪的《天堂上的云朵——汶川大地震,那些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让无数人看了痛哭流涕,而作者就是朱玉。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惊了整个国家,成千上万的生命在瞬间消失。
朱玉迅速赶赴灾区,她用镜头记录下了地震带来的惨状和人们的痛苦。朱玉还专门采访了“最牛校长”叶志平,记录下他在地震中保护所有学生的事迹。
她细致入微的笔触,完美呈现了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
她用相机记录下的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份珍贵的见证,让人们铭记那段艰难却充满温情的时光。
而除了在新闻报道中的卓越表现,朱玉还在新闻领域展示了多次跨界尝试与创新。
她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还涉足文化、科技等领域,用她独特的视角为这些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7年6月27日,“一国两制”颂歌《我的祖国》的MV在朱玉的导演下面世,在网上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
这首歌是新华社推出的粤语歌曲,旨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朱玉以动画的形式制作了该MV,生动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虽然从今天来看,视频的制作质量并不高超,但在当时,这首热血歌曲与简朴的动画MV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网友纷纷转发学习,许多港人也被歌词“我是中国人”所感染。
她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情感色彩,成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05.
如今朱玉已经退休,但她勇敢且完美地完成了身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要求的就是一个真实,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乱象,她不畏强权,只为揭示真实。
除了她,这样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记者还有很多,比如扮演智障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黑砖窑,解救出30多个残障劳工的崔松旺;揭露黑社会势力,多次公开黑势力名单被威胁的王克勤;卧底涉黑团伙揭露裸贷真相的记者石野等等
在这个“假新闻”泛滥的时代,我们尤为需要像他们那样忠于事实与真理的记者,让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一点一点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