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汤圆和元宵有4大区别
汤圆和元宵大家应该都经常听说,有些人以为汤圆和元宵是同一种东西,其实汤圆和元宵是有区别的,做法和外观上都有所不同,完全是两种食物。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1、外形
元宵做好后表面会有“茸头”,即面粉浮粉,下锅煮时面粉融入水中,汤呈乳白色。元宵煮后迅速膨胀,比汤圆大。而汤圆皮是用干糯米粉加水和成的面,抱团性较好,表面更光滑,煮制汤水清澈。
2、皮儿的原料
两兄弟的皮儿都是用“糯米”做的。
3、馅儿的原料
元宵:最早以什锦馅儿、枣泥馅儿为主。什锦馅儿其实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特像月饼里的五仁儿馅儿。
汤圆: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为主。
现在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元宵和汤圆儿也打破传统,向水果口味儿进军了,近两年还出现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点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4、制作工艺
元宵:是以馅儿为主的,先把馅儿做好,切成小块儿,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现在是用机器),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
汤圆:做汤圆儿的过程,就像包饺子。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后做馅儿,馅儿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馅儿多,可以像饺子馅儿一样散着,也可以揉成小球儿;最后揪一块儿面,捏成片儿,把馅儿包在里面,揉成球儿就可以了。
5、口感
元宵:表皮儿劲道,馅儿料也有嚼劲儿,煮出来的汤会比较粘稠,有点儿像喝米汤的感觉。
汤圆:表皮儿光滑、口感细腻,由于馅儿里水分多,所以汤圆被咬破的那一刹那,馅儿会像流沙一样流出来;此外,汤圆煮出来的汤比元宵清亮。
6、烹饪方法
元宵:除了煮以外,元宵还可以炸着吃,或者拔丝、蒸、烤都行。
汤圆:吃法比较单一,一般就是水煮。
7、储存时间
传统工艺制作的元宵因外层的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后味道会变,且保存不当会导致微生物滋生而变质。因此,元宵多为现做现卖,保质期多为两三天。而汤圆的保质期就长了许多。汤圆经过速冻工艺,一般保质期在6个月到12个月,最佳贮藏温度为-18℃以下,保质期内可随时食用,方便快捷。
汤圆和元宵有4大区别
1、做法不同
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点儿水,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圆球。
2、馅料选择不同
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汤圆的馅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山楂糕外,还有很多粗粮、水果、鲜花口味。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口为主。元宵就专一很多了,甜口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
3、吃法不同
汤圆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吃的。如果煮汤圆,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大概 3~5 分钟浮起来就好,煮后的汤是清汤。元宵多是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如果煮元宵,那么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要 10 分钟以上,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
4、储存方法不同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所以保质期比较长。因为汤圆比较容易储存,所以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年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区会在春节、冬至等节气吃汤圆。元宵冷冻容易开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元宵稍多放几天或者冷冻后,就容易开裂,所以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够现场制作、当日售卖,不过这更有过节有气氛。所以无论是做法、馅料,还是吃法、储存,汤圆和元宵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汤圆不宜多吃或油炸
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且黏性极高不易消化。此外馅料无论甜咸,都含高热量高油脂。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更应少吃或不吃。不少人除了水煮元宵或汤圆,还喜欢油炸着吃。虽然这样会格外香脆可口,但油脂和热量的比例会更高。专家建议进食元宵或汤圆时,多喝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以下人群不宜吃汤圆
1、糖尿病患者:汤圆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2、溃疡病患者: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3、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4、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