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的“分手炮”,45岁男子感言:没有让彼此心软
对于“分手炮”各位怎么看?
其实我一直很反对这看似是最后一夜的缠绵,因为毕竟要离婚的两个人,虽然仍在婚姻存续期间,可是感情已然到了尽头,那个曾经深爱之深的人已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那个TA,那么此时的“分手炮”算什么?
对于即将失去的肉体的纪念?
还是那个陌生人不玩白不玩的戏谑?
我想这即便是对当事人来说都说不清楚。
前不久一位朋友讲述了他的“分手炮”,让我也感慨良多,同时对“分手炮”也有新一层的理解。
朋友叫张楚,今年45岁,和妻子李梦25岁那年结的婚,结婚前互相还是大学同学关系,因此这段婚姻持续了整整20年,这已经是一段漫长的旅行了,毕竟人生能有几个20年。
而让20年婚姻走向终结的原因不是外部干扰,单纯就是生活的琐碎磨灭了互相的好感,听着张楚絮絮叨叨讲述了不少生活的摩擦后,突然让我想起了一位情感专家的话:
“多数时候,压垮婚姻的,不是共同利益和观点出现了分歧。
婚姻不是从面红耳赤中崩塌,是从一顿饭、一句晚安、一件衣服、一声早起中开始变质。
无聊、不耐烦、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这些负面的感触,从细小的生活瞬间,潜滋暗长,最终主导了婚姻的走向。”
因此张楚和李梦的婚姻,这一段话完全可以概括,或许当时张楚多耐心听她说说话,或许李梦当时能控制一下脾气,也许俩人的结果完全不同,可到了最后俩人都不愿意再回头看,所以结果似乎也只有一个。
在两人互相对于婚姻没有了异议后,于是把离婚的日期就定在一周后的星期一,也就是张楚给我讲述他的这个故事的前天。
离婚前的一夜,俩人默契的都没有提这件事,李梦难得早下班,也更难得在做饭的时候没有叨咕张楚。
同样,张楚也早早回来,帮助李梦做饭,摆盘,上菜,吃饭。
吃饭的时候俩人谈及过往,几度哽咽甚至泪流满面,张楚能看出来她其实不舍得离婚,当时李梦没有提,同样张楚也没有主动提出来,对于这种明日后的分道扬镳,俩人是既感伤又感慨。
张楚说李梦没有提出来或许是她好强的性子与固执的性格,让她不肯说一句低头的软话,而张楚这些年说了太多的软话,太多的言不由衷,他真的不想说了,也说不动了,“也罢,离就离吧!”
因此在哭过三次,酒过三巡后,俩人拥吻在了一起,张楚熟练地脱去了李梦的上衣,迎握酸涩的醇香;李梦也同样熟练的伸向张楚的两腿之间,把住了那根柔软的坚强。
就这样俩人住在了一起,抵死缠绵到了筋疲力尽,从20点到了22点,之后休息了半小时又战斗到了凌晨1点。
用张楚的话说,这次“床笫之欢”是多年不曾有过的融洽。
“没有了生活的琐碎,也没有了怨气,只有心平气和的享受以及鱼水之欢的闲聊。”
从张楚的眼神中能看出来他很歆享这种久违的温馨和睦。
然而这一番肉战后却并没有改变两个人的心意,也没有心软,第二天依然心照不宣地去办理了离婚,李梦开着车一路上都在流泪,张楚也忍不住落泪,然而李梦开车的手却没有一点松动,不到20分钟就结束了这段持续20年的婚姻。
“这一切就好像一场梦,以后我来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我没有能给她幸福,真心希望她未来能过上她期望的生活。”
确实,一段长达20年的婚姻,有多少人能如此坚定?其实在我眼中,张楚和李梦并非婚姻和生活上的失败者。
俩人共同育有一子,聪明健康,之后也会有俩人共同提供生活支撑去抚养,俩人收入颇高,属于中上等水平,在生活上超过了这个城市99%的人。
婚姻上两人的分开只是不再和对方一起生活,并非没有了爱,只是爱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宏观。
因此他俩依然是成功的,依然值得,也配拥有幸福。
而回到最初,那段“分手炮”应该发生吗?根据我以往的想法,既然离婚就不应该“分手炮”,可是此次我却不这么认为。
性关系的发生源自于爱,很明显张楚和李梦依然有爱,那么无论是依据法律,还是人类的本能,就可以为了彼此的或者自私一点去发生关系,将这份爱传给对方,同时也放在自己身上。
这段“分手炮”早已超越了性的行为,而是一种对失去的祭奠,对于未来的祝福。
好似“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样,没有过多的言语,只看我为你做的够不够多,够不够快,够不够尽力就行。
这何尝不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呢。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把握住能把握住的幸福,不让别人难受,更不让自己坐立难安这个是最重要的,幸福是有很多种方式去实现,不要困于一处,勇敢去选择,去争取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