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高考状元妻,一双龙凤胎儿女和110岁爷爷,造就施一公的幸福
如今的中国呈现出21世纪独有的现代化、快速化趋势,便利的交通与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
随着高考与中考的结束,没过多久又会有一批学子怀揣着梦想走在自己理想的学校里继续奋斗。
在新中国初期,这种教育水平和高校人才教育结构是想都不敢想的,连高考都是一种奢望。
如果说现在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大道,那之前的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人难求。
在此期间也有很多学成归来的爱国人才,他们用自己所学毫不保留地贡献给祖国,促进祖国的科技水平发展。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邓稼先等人,还有一个典型例子,他就是原普林斯顿教授——施一公。
良好的家庭环境
施一公是“60后”,1967年出生在河南郑州,是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
施一公出生时家中已有了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幺子,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
在起名时思来想去,为他起了“一公”这个名字,希望他能一心为公,公平持重。
施一公的家庭是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母亲都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父亲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母亲的大学则在北京,二人的学校相隔甚远,但巧合的是最终都选择在河南工作,因而相识相恋。
都说子女的优秀离不开父辈的熏陶,有着如此优秀的父母,施一公的祖辈也不简单。
事实上,施一公的祖父施平曾在政府就职,算是位高权重,因而对子女教育很严格,希望他们可以成才。
在施一公的家庭环境稳定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在河南某地生活,这一定居就是几十年。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时代的变革中,一切百废待兴,连教育也一度搁浅。
何况当时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孩子想不想上学,要上到几年级根本没有规定,许多人连一天学都没上过。
但施一公的家人并不这么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深知要想进步还是要学习这个道理,也灌输给施一公这个思想。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从小的知识氛围,熏陶出了施一公爱学习、爱读书的习惯,好似是继承了家里的优良基因,施一公从小就聪明机敏。
在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下,1985年,18岁的施一公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在那个年代别说是名校大学生,就是高中生都很少,更何况是保送到全国的顶尖学府,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哗然了。
持续努力的学习生涯
进入清华大学后施一公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看来天赋很重要,但努力能让一个人闪闪发光。
在众多优秀的学子中,施一公也是出类拔萃的那个,学习成绩年年都是全年级第一。
不仅是学习方面,其他方面施一公也不落人后,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名列前茅的才子,居然还是位体育健儿。
他长期锻炼身体,体能非常好,在清华大学举办的运动会上创下了竞走比赛的记录,这个记录保持了五年才被打破。
施一公的勤学好问,刻苦学习使他不仅提前一年就修完了本科的全部课程,还获得了数学与生物的双学位。
1989年,这一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优秀的大学和履历让他受到了各大公司和学校的青睐,可他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施一公最终选择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他觉得学无止境,自己所学还远远不够。
美国的教育水平、教研器具等等确实比国内先进许多,在这里施一公就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知识,日渐充盈起来。
在霍普金斯的施一公依旧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自己对科研的热爱和严谨,对教授也不例外。
一次教授在课堂上说有关他研究的生物理论,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在听教授的实验结果。
只有施一公突然起身反对,直言这个实验自己曾推测很多次,理论根本没有办法成立。
教授验证过后发现确实如此,对施一公的直言不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
在课堂上有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并不是固定的,两方都需要相互学习借鉴,不断完善自己。
国外的教学环境就更开放了为,学生对老师提出质疑很常见,也会一起加入讨论,是开放式地辩论。
看到施一公的才华和严谨,教授十分喜爱他,在很多人面前都不吝称赞,说施一公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之后的十几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认真,施一公成了博士后,并慢慢成为霍普金斯的终身教授。
圆满幸福的家庭
2008年时,面对霍普金斯研究院的邀请,施一公拒绝了,转身回国到清华大学任职。
其实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离不开家庭对他的影响,之前说到施一公的祖父施平是位老干部了。
他一生都忠于国家和人民,为党的事业无限付出,如今年事已高,已经110岁高龄的老先生,希望看到自己的孙子回国。
渴望自己儿孙绕膝享受晚年生活,更想自己的孩子也能为祖国的发展出力。
怀揣着老人的希望和落叶归根的思想,施一公带着妻子儿女回国,并定居在北京。
说起施一公的妻子赵仁滨也是一位学霸,曾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经历也很类似,都是从清华毕业后留学到霍普金斯,在此相识。
她和施一公的结合既可以说是郎才女貌,也可以说是情投意合,赵仁滨清秀优雅,施一公博学多才。
二人同样都对科研有着巨大的热情,是不可多得的完美伴侣,两人还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儿女。
妻子的支持和祖父的期盼是施一公奋斗的动力,到现在施一公也已经50多岁了,可他依然活跃在科学界和学术界当中,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
结语
可以说现在的新中国离不开施一公这样的海外学子,毕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仅仅依靠国内已有的教授们是远远不够的。
是许许多多如同施一公一样的文人才子,他们带着自己所学回到祖国,像鸟儿归巢一般。
用自己的学识帮助国家的教育事业重获新生,是不可忘却的榜样,也是我辈应当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