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谁的成就高(杨振宁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杨振宁和李政道谁的成就高
杨振宇。
杨振宁在近代物理学上的地位,可以排进世界前五,而李政道连前五十都进不了。虽然他们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李政道除了和杨振宁一起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外,达到诺贝尔奖水平的成果没有,而杨振宁除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外,至少还有三项甚至更多诺贝尔奖级别的学术成果,只是诺贝尔奖在同领域内不会把奖项发给一给人才没有再次获奖。
近代理论物理学许多领域的发展,都与杨振宁有关,杨振宁与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式,即费米——杨模型;与米尔斯合作,提出的规范场理论,确立了杨振宁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奠基人的地位。尤其是杨米尔斯理论,可以说是近现代物理的基石,大统一理论的指路明灯,比宇称不守恒的意义还要重大。
在物理学界一致认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是一流的工作,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二流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只能算三流的工作,从这些评价上就可以看出杨振宁在基础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就。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他们三个人,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他们三个人,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查阅网上各种资料后,小编得出的结论,对中国贡献最大的是杨振宁,然后就是李政道和丁肇中。
杨振宁
如果一定要给“对中国做贡献”打分,杨振宁为100分,李政道为60分,丁肇中为55分。之所以说杨振宁对中国贡献最大,有下面几个原因:
杨振宁
第一,杨振宁回国最早,而且属于长期驻扎。
杨振宁是1971年开始频繁回国访问讲学。他是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海外科学家。注意,是第一个。第一个的意义,大家应该很明白。打破了封闭,打破了封锁,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让中国与外界开始进行科学文化上的交流。杨振宁当年回国,是在国际国内都造成巨大轰动效应的。正是由于杨振宁的“领头羊”的示范效应,在1971年一年之内,就有100多个海外科学家陆续回国访问,其中很多人后来担任了中科院的外籍院士,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交往,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李政道
杨振宁不仅是第一个回国,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属于长期入驻。1971年到90年代他正式到清华担任教授,这20多年之中虽然他居住在外国,但是他居住在国内的时间也很多。除了有一年他夫人患病的原因,其他所有的年份,杨振宁都坚持每年回国访问一次,每次至少停留一个月。有时候,杨振宁一年回国3次以上,也就是说他回国停留三个月以上。其中,为了创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杨振宁在中国停留了整整一年。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是杨振宁80年代初期一手创建,原研究室主任葛墨林,就是杨振宁培养出来的,后来做到了中科院院士。
李政道
到了90年代之后,杨振宁直接做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我给他算了一笔账,截止2018年,杨振宁至少向清华大学和其它国内院校捐献740万美金以上。其中包括杨振宁在美国的房产,90年代就价值120多万美金,也捐献给了清华。
丁肇中
杨振宁在清华长期执教接近30年,亲自为本科生上课,亲自为清华创建了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这30年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全部捐献给学校,用于引进人才,其中又有7个科学家做到了中科院外籍院士。很多杰出人才是杨振宁亲自打电话邀请过来的,包括姚期智,大名鼎鼎的“姚班”创始人。几任清华大学校长都高度评价了杨振宁对清华物理系的贡献,认为“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杨振宁对清华大学功不可没”。
杨振宁在1977年到90年代,还在兰州大学长期讲学。还在电视大学担任物理课主讲。这些都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的。
丁肇中
第二,杨振宁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原因在于杨振宁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担任“全美华人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会长,领导全美几百万华人,在促进中美合作上贡献极大。……限于篇幅,不再详谈。
李政道和杨振宁
第三,对国家建言献策的贡献杨振宁最大……
(内容太多,以后谈……)
杨振宁
李政道和丁肇中,也是杰出的爱国华人科学家。他们在中年之后也经常回国访问,贡献主要是在教育领域。李政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倡导建立了博士后制度。丁肇中受邓先生委托,在他的海外实验室安排中国学者做研究工作。李政道和丁肇中,他们的弟子都有人后来做了中科院院士,其中有中科院物理所的所长。还有一些学者回国后虽然没有从事科研,但也做了金融领域的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