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过处气象新——潍坊滨海区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综述
干部作风更实了,工作标准更高了,营商环境更好了,排忧解难更勤了,项目建设更快了,民生工程更多了……2024年,潍坊滨海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查问题、促整治,有力推动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全区上下干事创业、跨越争先劲头越来越足。
2024年,滨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预计GDP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增速、增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市“双第一”;规上工业产值、营收分别超过1200亿元、1300亿元,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了滨海新力量。
市委主要领导对滨海区“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做出批示“要持续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能力再提升、作风再改进,以拼搏实干、敢为争先的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更多滨海力量。”
过硬作风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动真碰硬改作风,铆足劲头干事业,滨海区正以作风之变赋能发展之兴。
以思想“破冰”
在凝心聚力上下真功
▲ 审批服务上门办证
“服务太周到了!有这么好的投资环境,我们更有信心了!”近日,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办理项目施工图审查时告诉记者,以前施工图审查,需要准备一堆材料,不跑个几趟办不下来,现在只需要“一纸承诺”,省时省力少跑腿,真是太方便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思想“破冰”首先体现在审批服务上,市场主体盼什么,滨海就抓什么。去年以来,滨海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革新,打造了“高效开工一件事1+N模式”,将审批流程减少30%以上,审批时间压缩40%以上,企业跑腿次数减少50%以上,持续擦亮“滨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服务跟得上,办证不拖延,成为群众办事的最直观感受,也见证了滨海作风建设的明显成效。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以思想革新固根铸魂。去年以来,滨海区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开路,将党的先进理论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组织街道园区、部门单位、村社区、基层党支部和6家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列出学习计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质量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滨海干部大讲堂”等,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经济提升等专题组织企业家与干部“同学同训”1863人次,努力实现企业家素质与干部本领“双强”,奋力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滨海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大家谈”专题栏目,各级各部门通过常态化寻标对标,合理确定赶超节奏,“跳起来摘桃子”,激发干事精气神。围绕金融风险防控、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服务等,组织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村(社区)党员干部职工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活动,挖掘选树各领域身边榜样等先进典型26人。区党政办公室带头开展“规范高效运转”提升行动,制定11项举措聚力增强“六项能力”,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率、零失误。
从座无虚席的干部培训班,到定期举行的大讲堂,从常态化寻标对标,到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在滨海蔚然成风。
“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一年时间,全区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干担当、拼搏争先已是主旋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氛围愈发浓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活动开展为引领,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能力再提升、作风再改进,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更多滨海力量。”滨海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薛飞说。
以素能“破题”
在蓄势赋能上出实招
▲ 建设项目
前期,滨海区主要领导带队赴广东、浙江开展“点对点”招商,先后对接海鸥飞行汽车集团、德美精细化工集团、浙江正泰集团等高新企业,洽谈推动合作项目。
“招商去,去招商……”从城市群到都市圈,从京津冀到长三角,滨海区以超强力度投身招商战局中。滨海区投资合作促进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张洪超介绍说,去年以来,滨海区立足“项目招引落地攻坚年”工作部署,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引进总投资600亿元的京新药业、康恩贝等7家浙商上市头部企业落户。组建9个招商专班,成立招投集团,与重点城市商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市场化、专业化招商,赴国外沙特、阿联酋和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点对点”招商20余次,新签约过亿元项目59个。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检验干部作风建设、锻炼素质能力的练兵场。
“去年随市级领导和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外出招商10余次,每次‘走出去’招商,都是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90后庄宇辰是滨海区投资合作促进局年轻干部,长期奋战在招商一线,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通过招商锻炼,他的知识面、视野和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政策法规到产业定位,从市情、区情到企业情况,从洽谈签约到项目落地……各个环节逐一熟悉,直至了然于胸,已成长为如今的招商能手。
新时代好干部,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关键就是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通过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滨海区将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攻坚、基层治理等一线作为干部的培养主阵地,让年轻干部到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着力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去年以来,通过制定落实“赢在中层”工作举措,突出专业提升,聚焦实战砺炼,选派374名干部下沉信访、化债、企业、项目一线,收集解决突出问题1100余个,力促能力提升与攻坚破难双赢。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守纪律、讲规矩,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这一关键问题上,滨海区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高压态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滨海区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盯紧“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农村、国企等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持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执行落实“中梗阻”等专项整治,重点查办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近期围绕作风不严、工作推诿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通报工作状态散漫等典型问题22个。有效落实干部关心关爱措施,将“双向谈话”“信访举报双查”等融入干部推荐考察流程,建立岗位聘任人员定期奖励制度,去年以来,对302名干部进行奖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以担当“破局”
在改革攻坚上见成效
▲ 党员干部一线解决企业难题
“感谢滨海区项目服务专班对我们的关心,帮助我们及时解决土地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弘润新材料产业园负责人对滨海区助企服务的做法赞不绝口。
位于滨海化工产业园的弘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滨海区打造千亿级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前期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涉及供地手续、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难题,还有临水临电、管道铺设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占据主动权。为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滨海区成立由区级领导带队的工作专班,主动靠前、积极作为,一方面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助完成土地规划调整,另一方面协调解决飞地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近三年来,弘润新材料产业园每年都有新项目、每年都有新投资、每年都有新投产,正是滨海区不断转作风、优服务,上下一心的“保驾护航”,促成了项目建设的“弘润速度”。
下沉项目建设一线,成立工作专班,零距离服务企业;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阻碍项目落地建设的堵点难点……不只是弘润新材料产业园,时下,行走在滨海区各个企业项目一线,处处能看到党员干部忙碌奔波的身影,这也是滨海区拧紧作风建设“发条”,激发担当作为“动力”的真实写照。
为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滨海区创新性借助潍坊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开展投资项目线上预审,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无缝衔接,审查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共帮办审批工程建设项目233个,组织‘三进’活动5期,培训企业人员400余人次,走访重点企业(项目)30余家,现场为企业解答、解决项目手续办理问题100余件。”滨海区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李琦介绍道。
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引领,滨海区坚持把服务企业和项目作为塑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破局”担当,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健全组团、专员、专班“三位一体”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服务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重大在谈、签约项目领导包靠推进机制,推行涉企、项目问题收集、解决、督办闭环管理,为项目建设争取最大空间、提供最大保障,为企业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跑出滨海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还要体现到保障改善民生上。
去年以来,滨海区以办好民生实事为立足点、出发点,发扬“严”和“实”的作风,从群众身边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抓起,高质量推进民生项目落地落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今天吃水饺,分量足、味道香,只花1块钱就能吃到饱。助老食堂,我们真是打心眼里满意。”午餐时间一到,年逾80岁的李奶奶像往常一样走进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李家呈子村的助老食堂享用午餐。紧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把打造“助老食堂”列入民生实事清单,投资700余万元,建成投用周疃二村、周疃三村等一批助老食堂,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高龄、孤寡、独居、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同时也为其他老年人提供了便捷就餐服务。
▲ 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就餐服务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滨海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领题,采取“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遍访企业”“三包三联”等活动,梳理汇总惠企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600条;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监督发现和督促整改突出问题52个;紧盯燃气、水、电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督导,有力推动了服务提升和工作落实。
建设美丽乡村、做好教育保障、畅通交通道路、提供助老爱老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关爱特殊人群、建设平安滨海……“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开展一年来,滨海区用实心、下实功、求实效,有效破解痛点、堵点,加快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